台灣正規合法當舖優質推薦論壇

標題: 扶貧+扶志+扶智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admin    時間: 2019-8-24 13:26
標題: 扶貧+扶志+扶智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
永川區殘聯為該區何梗鎮花園村、五間鎮合興村殘疾農戶送去雞苗和飼料。(本報資料圖片) 通訊員 陳科儒 攝

11月2日,在兩江新區舉行的“農轉非”人員技术大賽,參加養老護理項目競賽的選手正在收拾床上用品。記者 張錦輝 攝

江北嘴中建二局工地農民工夜校的學員在課間關注十九大相關新聞。他們通過夜校的培訓,成為了有技术有文化的新型工人。 記者 崔力 攝

        焦点提醒

       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,注意扶貧同扶志、扶智相結合。

        “扶志”,就是要把貧困農民本身主動脫貧之志氣“扶”起來,增強他們脫貧增收的主觀能動性。“扶智”,就是國家從職業教诲、農技推廣、信息畅通渠道拓展等方面,培养有科技素質、有職業技术、有經營意識與能力的新興知識化農民,以開拓致富門道,轉變農業發展方法。若何做到扶貧同扶志、扶智相結合?連日來,重慶日報記者採訪当局有關部門負責人、相關區縣和貧困群眾,圍繞這一主題與他們進行了對話。

        扶貧先扶志、扶貧必扶智 不讓一個群眾掉隊

        “扶志以自強,扶智以自主,脫貧的內生動力就會奔涌而出。”市扶貧辦人力資源處處長胡劍波說,部门貧困群眾之以是貧困,一個首要缘由是精力上存在必定的“等、靠、要”思惟,是以要讓他們徹底告別貧困,起首得激發他們的志氣,做好扶志事情。另外一方面,貧困還與其受教诲水平、文化程度和技术知識有關,是以在“扶志”的同時還要“扶智”。

        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就是要號准脈下對藥。比年來,我市对准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需乞降貧困群眾轉移就業的必要,依照“扶貧先扶智”、“授人以漁”和“培訓一人、就業一人、脫貧一家”的思绪,實施了一系列办法。

        比方,我市持續開展貧困村扶貧公益培訓,對貧困村的醫療衛生人員、幼兒園教師、養老院護理工、鄰裡糾紛調解員、政策禮儀宣講員等進行培訓。通過培訓,較好地改良了貧困村群眾就醫、孩子入托、糊口習慣、生理康健、文明行為和文化糊口環境,晋升了貧困群眾白手起家、艱難奮斗、自強不息、積極向上的精力,增強了精准脫貧、精准扶貧事情軟實力。

        又如,緊盯貧困農村特点產業、著眼就業市場需求、凸起帶動效應,随机应变地實施農村實用技術培訓、勞動力轉移培訓和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,為貧困農村產業發展和貧困群眾增收致富供给了技術支撐。

        比年來,我市累計完成農村實用技術培訓8.5萬人,轉移就業培訓2.7萬人,致富帶頭人培訓1萬人,扶貧公益培訓1萬人,資助貧困家庭后代讀書18.8萬人次,使全市38萬個貧困家庭直接管益,新增貧困生齿轉移就業7.5萬人,2萬名貧困群眾就近就業。

        胡劍波說,盡管我市的扶貧培訓和人力資源開發一向走在全國前列,但結合十九大報告中關於脫貧攻堅的新请求,仍有較大的尽力空間。

        下一步,我市將認真做好各類培訓,對培訓項目進行細化和量化,確保各類專項培訓保質保量,資金不得挪作他用。

        同時,針對部门區縣教诲資助政策未兌現、不精准的問題,要認真對學生資助政策情況進行一次清算,需要時候進行專項督察,確保對建檔立卡的在讀大學生,在享受國家助學貸款、國家貧困助學金基礎上,每人每一年再給予8000元學費資助。

        别的,結合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力,市扶貧辦將組織白手起家脫貧的貧困群眾、創業致富主動帶動的業主、駐村扶貧的第一書記、與貧困家庭結對幫扶的幫扶干部和帶領群眾奮發圖強的村支“兩委”干部等五個方面的先進典范進行巡回宣講,進一步激勵全市上下提振精力、鼓动斗志、凝结正能量,營造濃厚的脫貧攻堅氛圍。

        志氣樹立起來 致富的辦法和干勁天然就有了

        “本年我必定能脫貧!”11月1日,石柱魚池鎮山嬌村的辣椒收購點裡,貧困戶秦余文數著剛剛賣掉辣椒所得的一疊鈔票,開心肠對前來入戶調查的鎮結對幫扶干部說:“多虧鎮裡客岁組織我聽‘報告會’,讓我的內心遭到強烈的刺激,要不我可能還在等著当局來救濟呢!”

        原來,在脫貧攻堅事情中,魚池鎮有的貧困戶還存在“等、靠、要、比、怨”的思惟,主動脫貧動力不足。是以,去年头,該鎮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脫貧勵志報告會,邀請兩位特别的脫貧戶在台上講述了各自艱苦的“創業史”與“致富經”,激勵了到場的幾百名貧困戶樹立脫貧致富的決心。

        演講者之一的脫貧戶譚啟樹是個殘疾人,3歲時因患小兒麻痺症導致下肢萎縮。不過,譚啟樹身殘志堅,不畏艱辛發展起養豬產業,創辦了“三山科技树模養殖場”,成為一位“養豬達人”。而此外一名演講者李秀英本是荏弱婦女,在丈夫致盲又喪失勞動力的情況下,寄托貸款發展起養牛、養豬產業,讓家庭乐成甩掉貧困戶的帽子。

        “以往,我总是覺得本身身體差、沒技術、家底薄,落空脫貧的信念。聽了兩個演講者的脫貧報告,讓我這個康健人慚愧得很。”秦余文說回家后不久,他就發展種植辣椒5畝,僅此一項年增收1.5萬余元。

        和譚啟樹一樣,團結村貧困戶李傳生也是個殘疾人,參加完脫貧勵志報告會后,在幫扶責任人的引導下,操纵鄉村游览發展資金辦起了農家樂,现在也摘掉了貧困戶帽子,成为了當地脫貧致富的典范。

        “有樣學樣,勤奮自強。”魚池鎮黨委書記秦曉華對重慶日報記者說,扶貧先扶志,致富先治心。一年多來,該鎮混日子的懶漢少了,奔富路的勤劳人多了。到今朝為止,75戶貧困戶申請小額貸款375萬元用於發展鄉村游览和康養種養業,直接經濟收入達280余萬元,2017年全鎮又有43戶貧困戶有望順利脫貧。

        “打贏脫貧攻堅戰絕非一日之功。”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對重慶日報記者說:“貧困戶的志氣一旦樹立起來了,觀念一旦更新了,致富的辦法和干勁天然就有了。”

        該負責人介紹,比年來,為培养白手起家、脫貧光榮的扶貧精力和文化,我市完成为了1268期9869人扶貧公益培訓計劃。现在,貧困村的醫療衛生人員、幼兒園教師、養老院護理工、鄰裡糾紛調解員、政策禮儀宣講員等經過培訓上崗后,不僅激發貧困群眾樹立起白手起家、艱難奮斗、積極向上的精力,還為我市精准脫貧、精准扶貧事情增強了軟實力。

        貧困家庭后代讀書資助 斬斷貧困代際傳遞

        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,尽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允而有質量的教诲。“有質量”三字,夺目凸起,重如千鈞,清楚指了然未來教诲發展的一大著力點。

        而對於貧困家庭的后代來說,教诲也是他們改變人生命運的首要途徑,也是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首要兵器。是以,貧困家庭后代讀書資助,是我市“扶智”的首要舉措。

        “要不是獲患了教诲資助,真不晓得現在是在校園裡還是在外埠打工……”11月1日,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,來自奉節縣竹園鎮百步村的譚金香感伤地說。

        本年17歲的譚金香诞生於一個貧困家庭,母親十幾年前得了風濕性關節炎,手、腳嚴重變形,行走困難,父親也因為車禍成為了4級殘疾,隻能在家四周做點小工,家裡的糊口異常拮據。

      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。天天早上4點,无论晴和下雨譚金香都會按時起床,承擔起做飯、洗碗,喂豬等家務活。做家務活的空閑時間,她抓緊時間看書學習、補充知識,靠本身的勤奮尽力,在本年考上了大學。

        可是,大學一年的學費、書費、糊口費要1.5萬元,對於這個家庭而言是個天文數字。就在譚金香一籌莫展時,竹園鎮百步村駐村事情隊和村干部來到了她的家中。

        “這樣的貧困家庭,若是不伸出援手,后代就會無書可讀,貧困也极可減肥藥,能會延續下去。”百步村村支部書記張遠安說。於是,村裡為她供给了2000元的教诲獎勵搀扶帮助基金和扶貧助學貸款,助她圓了大學夢。

        百步村2/3以上的建卡貧困戶都是因學致貧,該村創新性地创建了教诲基金,對村內貧困家庭后代讀高中、大學進行獎勵幫扶。資金來源是村集體經濟、幫扶單位專項幫扶、企業、個體工商戶、愛心人士、本村乐成人士及其他社會捐贈,今朝已籌集資金12萬余元,發放獎幫扶資金3.8萬元,幫助18名貧困家庭后代在必定水平上解決了學費難題。

        “扶貧先扶智,治窮先治愚。”張遠安說,百步村教诲獎勵搀扶帮助基金一旦创建起來,便會一向執行和完美下去,不斷加大貧困學生教诲資助力度,尽力不讓一位貧困學生因為貧困而輟學。

        雨露計劃 助貧困群眾月入8000元

        在我市,著眼就業市場需求,抓好勞動力轉移培訓是“扶智”的首要抓手,比年來惠及了許多貧困群眾。

        前不久,南川區就舉辦了新一期的家政護理培訓,吸引了當地乃至周邊鄉鎮109名婦女慕名而來,培訓班居然打起了擁堂。

        “上期參加月嫂培訓后,我感覺學到不少東西,聽說這期要教家政和養老護理知識,又留下來繼續學習,想多學點知識。”該區水江鎮大順村二社貧困戶唐明禮告訴重慶日報記者,本年49歲的唐明禮因為兒子得了白血病,花了數十萬元醫藥費,欠了一大筆債,她早都想出去找份事情,掙錢給兒子治病。

        恰逢區裡舉辦培訓班,唐明方便報了名。“現在家政和養老護理人員都很‘吃香’,待遇和就業都不錯。”她說。

        據领会,我市的“雨露計劃”著眼市場需求,不斷調整培訓專業和內容。以當下比較熱門的月嫂、家政專業為例,除產婦和复活兒護理知識外,還相應增长了居家清潔衛生、廚房的清潔衛生、鄉村家政護理實作等家政知識,和老年人常見病護理、測血壓、制用流質食品、養老護理員的根基知識等養老護理知識,讓學員把握更多技术和保存本領。培訓完后,由區縣人力社保局組織考試,及格后頒發專項職業能力証書。

        “別小视這個証,有了它,找事情就有了‘硬通貨’——上一期我們班上有人參加培訓后,在城裡找到了月嫂事情,每个月收入8000元,一家人的糊口全都有了著落。”唐明禮說,“当局為我們供给了這麼好的學習就業機會,我們就得認真學,把握過硬本領,從而達到‘一人就業全家脫貧’的目标。”

        而南川區扶貧辦有關負責人則暗示,他們將对准就業市場新需求,緊盯貧困群眾轉移就業的必要,狠抓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,同時充实发掘適合貧困群眾的新崗位,出台激勵單位用工優惠政策,確保貧困群眾勞務收入穩定增長,確保貧困群眾已經就業的穩崗、未就業的能新就業。

        農村實用技術培訓 讓貧困戶謀得一技之長

        “鄧站長,多虧了您的技術指導,本年我養的1000頭小豬即將賣完了,賣了將近40萬元呢。絲酷秀,”幾天前,秀山土家属苗族自治縣清溪場鎮涼水村村民張英亮,激動地向鎮畜牧站站長鄧應朝報喜:“如果縣裡近来有培訓活動,我第一個報名啊!”

        張英亮原是涼水村的貧困戶。因怙恃沉痾住院、兩個孩子年幼、伉俪倆沒有一技之長,張英亮一家终年被貧困纏繞。前幾年,張英亮和老婆外出進廠打工的存款,全数用於怙恃治病,還欠下很多外債。張英亮告訴重慶日報記者:“在外打工幾年,我深深地體會到,干啥都要有技術,有技術才能賺大錢。”

        2013年,張英亮決定回鄉創業,但是,一沒資金二沒技術,搞什麼產業好呢?為保險起見,一家人磋商決定,每一年家裡都要養生豬,也不必要几多養殖技術,那就多養幾頭試一試。沒想到第一年,張英亮借錢買的兩頭母豬,二十多隻豬崽全数夭折。

        正當張英亮意气消沉時,村干部給他送來了好动静:縣裡要來鎮上開展實用技術培訓,你趕緊去報養豬培訓班!在連續三期的培訓課上,張英亮不僅學會了很多養豬知識,更是與鎮畜牧站站長鄧應朝結下了幫扶對子。這一次,他將養能繁母豬作為創業标的目的。

        有了技術作保障,張英亮的信念足了。2014年,他又買回了三頭母豬,家裡的5頭母豬當年順利產下100頭豬崽,賣了3萬多元。嘗到甜頭后,張英亮趕緊新建了一個簡易的養豬場,將能繁母豬規模擴大到25頭。

        不過,養殖規模擴大了,問題接二連三地來了。這樣,鄧應朝便成張英亮家的常客。有一次,一頭母豬出現難產,張英亮急得直跺腳,連忙打電話向鄧應朝乞助。趕到現場后,鄧應朝当即現場传授張英亮若何為母豬接生,並親自树模若何讓卡在產道的豬崽順產出來。

        吃一塹長一智。就這樣,張英亮在一次次的學習中,渐渐把握了養殖技術。2015年,他的25頭母豬生了500頭豬崽,賣了20萬元,獲純收入8萬元,終於摘掉了“貧困戶”的帽子。

        “客岁下半年,我將能繁母豬擴大到了50頭,又面臨一些新的技術問題。是以,學無尽头啊!”回顧本身的創業時,張英亮感伤地說,“日后,当局舉行的培訓班,我年年都都參加。”下一步,他還有個更大的計劃:“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我們農民也將迎來更好的機會。我的五年目標是,建一個標准化的養豬場,將能繁母豬的規模擴大到500頭!”

        像張英亮這樣,通過實用技術培訓走上脫貧门路的,秀山的貧困戶不在少數。據該縣扶貧辦扶貧培訓中间主任劉亞丁介紹,圍繞金銀花、油茶、生豬、山羊等十多個特点產業,該縣採取專家授課、現場培訓、技術承包、“農家課堂”等方法,按農時分模塊實施農村實用技術培訓,使廣大農民都能實實在在地學到種養技術。客岁,該縣又對85個重點貧困村進行了農民實用技術現場培訓,培訓人數達4000余人。

        “扶貧必須扶智,要讓老苍生晓得‘既要苦干,更要巧干’的事理。而貧困戶把握了農村實用技術,才能在發展產業的门路上盡快精准脫貧。”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告訴重慶日報記者,比年來,根據全市產業發展規劃,結合農村發展和農民結婚禮車, 知識結構實際,全市共完成農村實用技術培訓8.5萬人,為貧困農村產業發展和貧困群眾增收致富供给了技術支撐。(顏安 湯艷娟)




歡迎光臨 台灣正規合法當舖優質推薦論壇 (https://www.dzjk.com.tw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